• admin
  • 450
  • 2025-05-29 05:24:28

正進行飛鼠裝滑翔的兩位飛行員

飛鼠裝近距離滑翔影片

飛鼠裝的飛行員進入自由落體之時身上必須穿著飛鼠裝與降落傘這兩項裝備。根據位置與飛機艙門尺寸的不同,當飛行員跳出飛機進入飛鼠裝滑翔必須要有熟練的技術。這些技術包括要適應關於跳出機艙時在當時飛機與氣流的狀態,並且此階段裡飛行員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伸展他的大腿與手臂以免撞到飛機或是讓滑翔變的不穩定。飛鼠裝運動員是藉由飛機前進速度所產生的相對風(英语:relative wind)(relative wind)而開始從飛機立即跳出進行滑翔。從定點跳傘的位置跳出,像是在一個懸崖峭壁,或是從一台直升機、一架滑翔傘,或是一座熱氣球跳出,和从移動中的飛機跳出相比較有一種由根本性的差異,如這初始空速(initial airspeed)在跳出時就不存在著。在這些情況下,利用萬有引力的力量來加速垂直降落需要產生的空速或者是对气速度,而這飛鼠裝然後將其轉換成升力。

在一經過周密規劃及安排在地表之上的高海拔處其中花式跳傘運動員(skydiver)或是定點跳傘運動員(BASE jumper)很典型的會配備降落傘,飛鼠裝的飞行员也會配備他們的降落傘。採用典型的跳傘或是定點跳傘技術將這降落傘操縱滑行著陸到預期的降落點。

飛鼠裝修飾人類在暴露於風速的身體範圍來增加所需要的升力數量值並重視由人體所產生的阻力的相應條件。有些飛鼠裝可達到的滑翔比(英语:glide ratio)(glide ratio)是2.5:1或者更多[來源請求]。這乃意味著每下降1米距離,將能夠前進2.5米距離。這個比值可稱為飛行效率。隨著體形的處理與藉由選擇飛鼠裝性質的設計,飛行員可以變更他們的前進速度與降落速率這兩項。藉著改變軀幹的形態與方式,飛行員就是憑仗操作這些飛行特點來飛行,雙肩去除拱起(de-arching)姿勢以及轉動雙肩還有移動臀部和膝蓋,並且經由改變攻角令其飛鼠裝於相對風(英语:relative wind)之中滑翔,連帶著藉由張力的數量值施加在裝備中的織物結構之雙翼上。由於缺少了垂直穩定面導致小型的減幅圍繞在偏航轴(英语:yaw axis)(yaw axis)的周圍,所以不良的滑翔技術會造成如紡軸般的在空中快速旋轉,必須依靠跳傘運動員去積極地下工夫阻止。

飛鼠裝運動員開傘着陸的姿態

位於杜拜棕櫚群島上空的飛鼠裝運動員。

飛鼠裝飛行員能夠在關於他們的飛行終點上去衡量他們裝備性能,偕同使用自由落體的電腦去記錄他們滑行之時間量,於海拔甚高之處他們配置了他們的降落傘,並開始自由落體。對早先滑翔的下降率速度可以從這些數據進行計算和比較。GPS接收器也可以用於繪製和記錄裝備的飛行路徑,並在當下即時分析,可以指示滑翔期間的滑行距離量。定點跳傘運動員可以在跳出點採用地標,經由地勤人员(ground crews,亦或地面人員)錄製滑行影片來判定在同一地點與其他定點跳傘運動員在滑翔方面的執行成效。

一位典型跳傘運動員的終端速度由腹飞(belly fly,亦稱正飛)到地面之間的定向范围是從180~225 km/h(110至140英里)。一套飛鼠裝可以大大減少這些速度。一個垂直40 km/h(25英里)的瞬時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已經記錄[來源請求]。然而在其身體向前推進通過空氣中的速度仍然要高得多。

三翼(tri-wing)飛鼠裝擁有在雙腋下和兩腿之間三個獨立的冲压空气(英语:ram-air)(ram-air)翅膜。單翼(mono-wing)飛鼠裝設計採用全裝備連為一體的大型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