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998年:童年時期至青少年時期
编辑
三歲時,费德勒跟隨著父母親到網球俱樂部,因而第一次接觸到網球。八歲時,開始在家裡附近的老男孩網球俱樂部(為紅土球場)打球。
雖然現在费德勒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球員,但與現在溫文有禮的舉止不同,童年時的他脾氣不佳,常用摔拍來表達情緒不滿,給父母與旁人不好的觀感,經過教練卡達的指導下,他逐漸懂得保持優雅的態度和尊重對手,也了解到保持心境穩定與追求不斷進步,才是他最重要的課題。[31]
在求學期間,同時參加了網球和足球兩項運動,兩方面都表現的非常好,但到了十一、十二歲時,不得不從中選擇一樣時,他選擇了網球。十四歲時,费德勒進入瑞士國家網球中心接受訓練。然而,為了能夠更專心於網球,十六歲時,费德勒決定結束學校生涯,他逐漸嶄露頭角,青少年組排名步步高升。
1998年,费德勒曾登上了青少年組排名世界第一。
在該年的澳大利亚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進入準決賽,同年拿下了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青少年組的單打冠軍(決賽以6–4、6–4两盤勝於喬治亞球員伊拉克利·拉巴澤。[32])和男子雙打冠軍(雙打決賽與奧利維埃·羅庫斯搭擋,以6–4、6–4两盤擊敗米卡埃尔·洛德拉與安迪·拉姆[33])在同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中則進入決賽(決賽以3–6、5–7两盘負於阿根廷球員大卫·纳尔班迪安)。同年,在邁阿密的橘子碗国际网球锦标赛比赛中,也是網球青少年時期的最後一場比賽,以7–5、6–3直落两盤打敗阿根廷的吉列尔莫·科里亚拿下冠軍[34],以青少年組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結束球季。
1998年7月,費德勒轉為男子職業網壇球員。
1998年–2002年:職業生涯前期
编辑
費德勒在2002年美國公開賽
1998年,在家鄉瑞士巴斯塔德,在32強迎戰阿根廷球員盧卡斯·阿諾·克,以4–6、4–6两盤敗給對手。[35]
1999年,首次代表瑞士參加戴维斯杯,並在該年成為ATP男子單打排名前100名中最年輕的球員。
2000年,在法國馬賽首次進入ATP巡迴賽決賽,以6–2、3–6、65–7敗給前輩马克·罗塞特。[36]同年他參加了悉尼奧運會,在單打季軍戰中負於法國球員阿爾諾·迪·帕斯夸萊(1997年美網青年組男單冠軍兼ITF青少年組年終世界排名第一),獲得第四名。
2001年,在法國網球公開賽,首次打進大滿貫系列賽八強,以5–7、4–6、5–7直落三盤敗給西班牙著名球員亚历克斯·科雷查。在義大利米蘭網球賽進入決賽後,以6–4、67–7、6–4擊敗朱利安·布特[36],奪得個人首個ATP巡迴賽賽事單打冠軍。並在賀文盃中,和前網壇一姐玛蒂娜·辛吉斯合作,協助瑞士贏得世界網球混合團體賽冠軍。在温布尔登網球錦標賽進入第四輪後,以7–67、5–7、6–4、62–7、7–5五盤大戰的比數,打敗了七屆冠軍桑普拉斯,一舉成名。
2002年,費德勒兩度進入大師賽單打決賽,在邁阿密大師賽進入決賽後,以3–6、3–6、6–3、4–6敗給地主球員安德烈·阿加西[37],在漢堡大師賽進入決賽後,以直落三盤6–1、6–3、6–4擊敗俄羅斯球員马拉特·萨芬[37],拿下生涯第一座大師賽冠軍,並首度躋身世界前十;不過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卻在首輪中被淘汰出局(第一輪敗於克羅地亞球員馬里奧·安契奇)。他在1998年到2002年這段期間,總共打進十個ATP單打決賽,奪得六個冠軍和四個亞軍。[35][36][37][38][39](年終世界排名第六位)
另外在這段期間的雙打賽事,打進六個決賽,他與白俄羅斯球員马克斯·米尔内搭擋,奪得鹿特丹和莫斯科兩站巡迴賽冠軍和印第安威爾斯大師賽亞軍[37][39],另外也曾與約納斯·比約克曼搭擋,奪得鹿特丹一站巡迴賽冠軍。[37][39]
2003年–2006年:成績突破與巅峰时期
编辑
主条目:2003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03年,費德勒在他的生涯摘下第一座大滿貫男子單打錦標(溫網),这也成為了他職業生涯重要的轉折點,日後逐漸成長為一代球王。[40]
澳網進入第四輪後,以4–6、6–3、1–6、6–1、3–6負於青少年時期對手大卫·纳尔班迪安,法網第一輪,以66–7、2–6、63–7直落三盤負於路易斯·奧爾納,溫網,首度進入大滿貫男子單打決賽後,以7–65、6–2、7–63直落三盤擊敗澳洲球員馬克·菲利浦西斯[41],拿下首座冠軍與第一座大滿貫。在美網進入第四輪後,以6–3、61–7、4–6、3–6又負於纳尔班迪安,大師盃進入決賽後,以6–3、6–0、6–4直落三盤擊敗美國著名球員安德烈·阿加西[41],拿下首座年終賽冠軍,並且結束對後者三連敗而取得首勝。另外在邁阿密大師賽雙打賽事,他與白俄羅斯球員馬克斯·米爾內合作進入決賽後,以7–5、6–3奪得冠軍[42],羅馬大師賽決賽,以5–7、2–6、68–7敗給西班牙球員費利克斯·曼蒂利亞[41],在該年一共闖入九個ATP單打決賽獲得七個單打冠軍,包括兩個500賽冠軍(杜拜、維也納)。
主条目:2004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04年,費德勒是邁向巔峰的一年[43],不但心理素質越加穩定,且技術層面也趨於成熟。[44][45]当年他第一次一年内摘下三座大滿貫男子單打錦標(澳網、溫網、美網)。
在澳網首度進入決賽後,以7–63、6–4、6–2直落三盤擊敗前世界第一俄羅斯球員馬拉特·薩芬[46],拿下个人首座澳网冠軍,也是他的第二座大滿貫,並首度登上了職業網球男子單打世界排名第一,这之后他佔據球王寶座長達四年半之久(237週)。在法網進入第三輪後,以4–6、4–6、4–6三盤負於三屆法網冠軍古斯塔沃·庫爾滕。在溫網連續二年進入決賽後,以4–6、7–5、7–63、6–4逆轉擊敗另一位前世界第一美國球員安迪·羅迪克而衛冕成功[47],拿下生涯第二座溫網冠軍與第三座大滿貫。在美網首度進入決賽後,以6–0、7–63、6–0直落三盤擊敗另一位前世界第一與2001年美網冠軍的澳洲球員萊頓·休伊特[45][47],拿下首座美网冠軍與第四座大滿貫,並取得職業生涯第300場單打勝仗。[48]年終,網球大師盃進入決賽後,以6–3、6–2直落二盤擊敗萊頓·休伊特衛冕成功,拿下第二座年終賽冠軍。[47][49]他也奪得三座大師賽單打冠軍(一座:漢堡[50]紅土賽事、另外二座:印第安維爾斯[51]、加拿大[52]硬地賽事)[47],一座黃金國際賽冠軍(杜拜[53]硬地賽事)和三座國際賽冠軍(哈雷[54]、巴斯塔德[55]和曼谷[56]硬地賽事)。
主条目:2005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費德勒在2005年溫網完成三連霸霸業
2005年,費德勒延續上一年的表現[57],雖然第一次在生涯中連續兩項大滿貫賽事準決賽出局,但仍摘下兩座大滿貫男單錦標(溫網、美網)。
在澳網進入四強後,以7–5、4–6、7–5、66–7、7–9錯過賽末點,苦戰五盤遭到最後奪冠的馬拉特·薩芬逆轉而被淘汰出局[58],宣告衛冕失敗。法網首度進入四強後,以3–6、6–4、4–6、3–6四盤負於最後奪冠的拉斐爾·納達爾,遭淘汰出局。[59]雖然連續在澳網和法網未能進入決賽,不過他隨即在溫網草地上,重回巔峰,以僅失一盤的狀態連續三年進入決賽後,6–2、7–62、6–4直落三盤擊敗安迪·羅迪克而衛冕成功[60],拿下第三座温网冠軍與第五座大滿貫。在美網連續二年進入決賽後,以6–3、2–6、7–61、6–1四盤擊敗八屆大滿貫得主安德烈·阿加西而衛冕成功[61],拿下第二座美网冠軍與第六座大滿貫。年終,網球大師盃進入決賽後,以7–64、7–611、2–6、1–6、63–7苦戰五盤負於大卫·纳尔班迪安[62],宣告衛冕失敗。另外也奪得四座大師賽單打冠軍(一座:漢堡[63]紅土賽事、另外三座:印第安維爾斯[64]、邁阿密[65]、辛辛那提[66])、二座黃金國際賽冠軍(鹿特丹[67]、杜拜[68]硬地賽事)和三座國際賽冠軍(多哈[69]、哈雷[70]和曼谷[56]硬地賽事)[61]。
主条目:2006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06年,費德勒延續前兩年的表現,也是他成績最好的一年[註 2][71],不僅第二次一年内摘下三座大滿貫男單錦標(澳網、溫網、美網),更是成为了繼1969年羅德·拉沃之後,单年同时闖進四大滿貫決賽的第一人。雖然納達爾在紅土上保持强势[註 3],不過费德勒仍在硬地與草地這兩種場地的保有稳固的优势[註 4]。
在澳網第二度進入決賽後,以5–7、7–5、6–0、6–2逆轉擊敗當屆黑馬马科斯·巴格达蒂斯[46],拿下第二座澳网冠軍與第七座大滿貫。法網首度進入決賽後,以6–1、1–6、4–6、64–7四盤不敵拉斐爾·納達爾[72],也打破了他連奪四大滿貫的夢想。在溫網連續四年進入決賽後,以6–0、7–65、
62–7、6–3四盤擊敗首度闖入決賽的納達爾而衛冕成功[73],拿下第四座温网冠軍與第八座大滿貫。在美網連續三年進入決賽後,以6–2、4–6、7–5、6–1四盤擊敗2003年美網前冠軍的地主球員安迪·羅迪克而衛冕成功[74],拿下第三座美网冠軍與第九座大滿貫,網球大師盃進入決賽後,以6–0、6–3、6–4直落三盤擊敗美國球員詹姆斯·布莱克,拿下第三座年終賽冠軍。[75]另外,他拿下八座ATP單打冠軍,四座大師賽冠軍(印第安維爾斯[76]、邁阿密[77]、多倫多[78]和馬德里[79]皆是硬地賽事)、一座黃金國際賽冠軍(東京[80])和三座國際賽冠軍(杜拜[81]、哈雷[82]和巴塞爾[83])。
2007年:应对年轻球员的挑战
编辑
主条目:2007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費德勒在2007年瑞士室內網賽
2007年,費德勒延續前面三年的表現,生涯中第三次一年内摘下三座大滿貫男單錦標(澳網、溫網、美網),並且生涯第二次单年内同时闖進四大滿貫決賽,但受到了年輕球員(納達爾、喬科維奇)與老對手(大卫·纳尔班迪安)等球員的挑戰[註 5]。[84]
在澳網連續兩年進入決賽後,以7–62、6–4、6–4直落三盤擊敗當屆黑馬費爾南多·岡薩雷斯而衛冕成功[85],拿下第三座美网冠軍與第十座大滿貫,也是他首次在大滿貫賽未失一盤奪冠。法網連續二年進入決賽後,以3–6、6–4、3–6、4–6四盤負於拉斐爾·納達爾[86],如上屆一樣,再次敲碎他想連奪四大滿貫的夢想。在溫網連續五年進入決賽後,對手是再度闖入決賽的納達爾,以7–67、4–6、7–63、2–6、6–2鏖戰五盤驚險獲勝而衛冕成功[87],拿下第五座温网冠軍與第十一座大滿貫,追平瑞典名將比约恩·博里五連冠的紀錄。在美網連續四年進入決賽後,以7–64、7–62、6–4直落三盤擊敗塞爾維亞年輕球員諾瓦克·喬科維奇而衛冕成功[88],拿下第四座美网冠軍與第十二座大滿貫。年底的網球大師盃進入決賽後,以6–3、3–6、6–1相持三盤擊敗西班牙球員大衛·費雷爾,拿下第四座年終賽冠軍。[89]另外,他拿下五座ATP單打冠軍,二座大師賽冠軍(一座:漢堡紅土賽事[90]、另外一座:辛辛那提硬地賽事[91])[86]、一座黃金國際賽冠軍(杜拜[92])和一座國際賽冠軍(巴塞爾[93])。
2008年:伤病影响、失去世界第一;奪得第五座美网冠军
编辑
主条目:2008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費德勒與同胞斯坦尼斯拉斯·瓦夫林卡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奪得雙打金牌
2008年,費德勒在年初因為染上腸胃病毒[94]、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95]等疾病,而使整體成績略有下滑[96],雖然他的表現不如前面四年,不過仍然摘下一座大滿貫男單錦標(美網)。
澳網進入四強後,以5–7、3–6、65–7直落三盤負於諾瓦克·喬科維奇,宣告衛冕失敗,終止十次連續進入大滿貫決賽的紀錄。[97]法網連續三年進入決賽後,以1–6、3–6、0–6直落三盤負於拉斐爾·納達爾[98],又如前兩屆一樣鎩羽而歸。在溫網連續六年進入決賽後,尋求前所未有的六連冠[99],而等著他的對手正是連續三年闖入決賽的拉斐爾·納達爾,雙方再度鏖戰五盤,以4–6、4–6、7–65、7–68、7–9負於納達爾,宣告衛冕失敗。[100]北京奧運會,在男子單打第二輪賽事,以4–6、62–7直落兩盤爆冷負於美國球員詹姆斯·布雷克,不過他在男子雙打賽事中,和同胞[[
斯坦·瓦林卡|瓦林卡]]合作,他們爆冷門擊敗多對雙打名將,意外地奪得金牌。[101]北京奧運會隔天,納達爾成為新的世界第一,終結費德勒連續237週,對世界排名單打第一的壟斷,在美網連續五年進入決賽後,以6–2、7–5、6–2直落三盤擊敗英國年輕選手安迪·穆雷而衛冕成功[102],拿下第五座冠軍與第十三座大滿貫。年終,網球大師盃進入後,以6–4、63–7、5–7三盤負於安迪·梅利,宣告衛冕失敗。[103]另外,他拿下三座ATP單打冠軍,都是國際賽冠軍(埃斯托利爾[104]、哈雷[105]、巴塞爾[106])。
2009年:全满贯以及第15座大滿貫冠军
编辑
主条目:2009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09年,費德勒在這一年重返巔峰,他摘下兩座大滿貫男單錦標(法網、溫網),完成職業大滿貫並且成為網球史上獲得最多大滿貫的男子選手,另外生涯第三次闖進四大滿貫決賽。
在澳網第四度進入決賽後,以5–7、6–3、63–7、6–3、2–6鏖戰五盤被拉斐爾·納達爾擊敗。[107]在法網連續四年進入決賽後,以6–1、7–61、6–4直落三盤擊敗羅賓·索德靈(在第四輪擊敗四屆冠軍納達爾)[108],拿下首座法网冠軍與第十四座大滿貫,成為網球史上「第六位」完成職業大滿貫的球員。接著在溫網進入決賽後,以5–7、7–66、7–65、3–6、16–14鏖戰五盤擊敗安迪·羅迪克[109],拿下第六座温网冠軍與第十五座大滿貫(打破90年代美國名將皮特·桑普拉斯所保持的十四座记录)[註 6][註 7],並且重回世界第一寶座。在美網連續六年進入決賽後,以6–3、65–7、6–4、64–7、2–6意外負於阿根廷年輕球員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110],不但衛冕失敗,也粉碎了他想連續六年拿下冠軍的美夢。年終,世界巡迴賽總決賽[註 8]進入四強後,以2–6、6–4、5–7三盤負於尼古萊·達維登科。[111]另外也奪得二座大師賽單打冠軍(一座:馬德里紅土賽事[111]、另外一座:辛辛那提硬地賽事[112])。
2010年–2011年:统治不再
编辑
主条目:2010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費達拿於2010年澳洲公開賽
2010年,費德勒僅摘下一座大滿貫單打錦標(澳網),破紀錄拿下第16座大滿貫錦標,之後又陷入低潮(法網與溫網衛冕失敗),讓出世界第一位置,直到年終他的狀態才有所好轉。[113]
在澳網進入決賽後,以6–3、6–2、7–611直落三盤打敗安迪·穆雷[114],拿下第四座澳网冠軍與第十六座大滿貫,創下了史上唯一一位在澳網綠色硬地和藍色硬地皆封王的壯舉。不過接下來連續三項大滿貫,均意外未能進入決賽。法網進入八強後,以6–3、3–6、5–7、4–6四盤負於羅賓·索德靈[115],宣告衛冕失敗,也終止從2004年法網以來連續23次進入大滿貫四強的紀錄[114],也讓納達爾重回世界第一寶座。在溫網進入八強後,以4–6、6–3、1–6、4–6四盤負於托馬什·貝爾迪赫,宣告衛冕失敗[116],並終止他連續七年進入溫網決賽的紀錄。在美網進入四強後,以7–5、1–6、7–5、2–6、5–7鏖戰五盤負於諾瓦克·喬科維奇[117],也終止他連續六年進入美網決賽的紀錄。年終,世界巡迴賽總決賽進入決賽後,以6–3、3–6、6–1擊敗拉斐爾·納達爾[118],拿下第五座年終賽冠軍。另外,他拿下三座ATP單打冠軍:分別是一座大師賽單打冠軍(一座:辛辛那提硬地賽事)[119]、一座500賽冠軍(巴塞爾)[120]和一座250賽冠軍(斯德哥爾摩)。[121]
主条目:2011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1年,費德勒自2002年以來整年沒有拿下任何一座大滿貫賽冠軍的第一年,但在季末打出一波17連勝,並拿下破紀錄的第六座年終賽冠軍。
澳網進入四強後,以62–7、5–7、4–6直落三盤負於喬科維奇[122],宣告衛冕失敗,法網生涯第五度進入決賽後,以5–7、63–7、7–5、1–6四盤負於拉斐爾·納達爾[123],溫網在八強以6–3、 7–63、 4–6 、4–6 、4–6負於若-威爾弗里德·特松加[124],美網進入四強,以7–67、 6–4、3–6、2–6、5–7負於喬科維奇。[125]年終,世界巡迴賽總決賽進入決賽後,以6–3、67–7、6–3擊敗特松加,破紀錄第六次奪得冠軍。[126]费德勒該年度共拿下4座ATP單打冠軍,分别是一座ATP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冠军,一座1000赛(巴黎大师赛)冠军[127],一座500赛(瑞士室內網賽)冠军[128]和一座250賽冠軍(杜哈)。[129]
2012年:温网冠军、重返世界第一
编辑
主条目:2012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費達拿在2012年法國公開賽
2012年,費德勒摘下一座大滿貫單打錦標(溫網),破紀錄拿下第17座大滿貫錦標兼重回世界第一位置,並打破森柏斯的世界第一總週數紀錄;不過世界第一位置在年終賽前被諾瓦克·喬科維奇奪回,最終無緣年終第一。
澳網進入四強後,以7–65、 2–6 、65–7、4–6負於拉斐爾·納達爾,連續兩年四強出局[130],在法網半決賽4–6、 5–7 、3–6不敵排名世界第一的喬科維奇。[131]在溫布頓創歷史性地八次進入溫網決賽[132],以4–6、7–5、6–3、6–4逆轉擊敗安迪·穆雷,奪得第七座温网冠軍與第17座大滿貫錦標。[133]2012年倫敦奧運,費達拿夥拍[[
斯坦·瓦林卡]]出戰男雙賽事,但在第二輪落敗而未能衛冕[134],男單方面則打進決賽,以2–6、1–6、 4–6敗於安迪·梅利而取得銀牌[135],在美網進入八強後,以61–7、4–6、6–3、3–6四盤負於托馬什·貝爾迪赫[136],年終,世界巡迴賽總決賽進入決賽後,尋求生涯第一次三連霸,對手為已確定為年終球王的喬科維奇,在兩盤皆先破發又被反破的情形下,最終以7–66、7–5不敵對手,無緣三連霸。[137]費德勒本年度奪得六座ATP單打冠軍,一座大滿貫(溫布頓),三座1000賽(印第安韋爾斯[138]、馬德里[139]以及辛辛那提[140]),兩座500賽冠軍(鹿特丹[141]、杜拜[142])。
2013年:背伤、排名下滑
编辑
主条目:2013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3年,因受背傷困擾[143],费德勒全年只夺得一座250赛冠军(哈雷),多项纪录在这一年被终结,且世界排名不断下滑,直到季尾才逐渐找回状态。
澳网连续十年跻身半决赛后,以4–6、7–65、3–6、7–62、2–6负于安迪·穆雷,连续三年半决赛出局。[144]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八強敗給拉斐爾·納達爾後,費達拿展開了兩個月的休假,直到馬德里大師賽才重返球場[145],不過他在第三圈被日本人錦織圭淘汰。[146]法網則在八強敗給若-威爾弗里德·特松加。[147]開季半年未嘗一冠為其職業生涯最差[註 9],直至在哈雷站決賽擊敗米哈伊爾·尤日尼奪標後錦標荒才被打破[148];但隨後的溫網卻爆出驚天冷門,第二圈被烏克蘭球手謝爾蓋·斯坦高夫斯基淘汰出局[149],終止了他連續36次打進大滿貫八強這個橫跨整整九年的紀錄﹔亦令他的世界排名跌至十年新低的第五位。在辛辛那提大師賽八強再次遭老對手納達爾淘汰後[150],排名更跌至十一年新低的第七。美網,他被列位第七種子,這是他自2002年以來首次在四大賽未列前三種子,最終也在第四回合以63–7、3–6、4–6敗給第19号種子托米·罗布雷多,止步十六強,亦是他自2002年以來首次無緣晉身其中一項四大滿貫賽事決賽。[151]年終賽方面,四強被拿度淘汰,後者取得雙方在這項賽事交手的首場勝利[152],世界排名以平十一年新低的第六位作收。
2014年–2015年:狀態回升、三次打进大满贯决赛
编辑
主条目:2014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4年,費達拿重拾狀態,雖然連續兩年無緣大滿貫冠軍,但世界排名回升至第二,國家隊方面更協助瑞士首度奪得台維斯盃冠軍。
費達拿在賽季前宣佈聘請了兒時偶像,瑞典名宿兼前世界第一的斯特凡·埃德贝里為新教練。[153]雖然在澳網四強被剋星納達爾擊敗,且世界排名跌至第八,但仍然能把碩果僅存的澳網連續晉級四強紀錄改寫為十一年。[154]法網則在十六強敗予拉脫維亞球手厄內斯特·古爾比斯。[155]在溫布頓破紀錄第九次進入決賽[156],與諾華克·祖高域激戰五盤後惜敗。[157]美網睽違三年重返四強後,爆冷以直落三盤的比分負予過往與之交手未嘗一敗的克羅地亞球手馬林·契利奇。[158]年終賽因背傷而在決賽展開前宣佈退出,令對手祖高域成就三連冠。[159]另外,他亦協助瑞士晉級台維斯盃決賽,並以場數3–1擊敗法國奪標。[160]總計全年,費達拿奪得了五座冠軍,兩座1000賽(辛辛那提[161]、上海[162])、两座500賽(杜拜[163]、巴塞爾[164])和一座250賽冠軍(哈雷[165])。
主条目:2015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5年,費達拿的表現保持穩定,世界排名以第三位作結,但於大賽決賽完全受制於祖高域,包括該年溫網、美網和年終賽,都敗予塞爾維亞人。
費達拿全年奪得一座1000賽(辛辛那提[166])、三座500賽(杜拜[167]、哈雷[168]、巴塞爾[169])和兩座250賽冠軍(布里斯班[170]、伊斯坦布爾[171]),共六項賽事的錦標。其中布里斯班站決賽擊敗加拿大球手米洛斯·拉奧歷後,錄得職業生涯第1000場單打勝仗[48],在ATP史上排名第三,次於吉米·康諾斯(1253場)與伊万·伦德尔(1071場)。[172]但在澳網卻於第三圈出局,負予意大利球手安德烈亚斯·塞皮,令他連續十一年晉級澳網四強的紀綠告終。[173]法網方面則在八強被同胞斯坦·瓦林卡三盤橫掃淘汰。[174]溫網第十次打進決賽,卻連續兩年不敵祖高域。[175]而美網方面,費達拿以不失一盤的姿態躋身闊別六年的決賽[176],但再遭祖高域破碎其奪冠美夢,連續兩項大滿貫決賽被同一選手擊敗。[177]年終賽同樣被祖高域在決賽打敗,後者達成四連冠壯舉。[178]
2016年:傷勢困擾以及长期伤退
编辑
主条目:2016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
2016年,費德勒受到膝傷困擾,自2001年以來整年沒有拿下任何一座巡迴賽冠軍的第一年。
澳網進入四強後,以1–6、2–6、6–3、3–6負於諾瓦克·喬科維奇[179],法網未參賽[180],溫網在四強以3–6、 7–63、 6–4 、5–7 、3–6負於米洛斯·拉奧尼奇。[181]
2017年:傳奇再起,睽違五年的大滿貫
编辑
主条目:2017年罗杰·费德勒网球赛季
2017年,費德勒選擇在霍普曼盃復出。
緊接著登場的澳網,費德勒名列第17種子,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況下,頭兩輪輕騎過關後,從第三輪開始,先後勝第10種子托馬什·貝爾迪赫、第5種子錦織圭、米沙·茲韋列夫、第4種子斯坦·瓦林卡,並於決賽五盤擊敗拉斐爾·納達爾,奪得其生涯第18座大滿貫獎杯,也是自2012年溫網以來的首座大滿貫冠軍,同時成為公開賽年代打入大滿貫決賽以及奪得此等級賽事冠軍年齡第二大的選手(35歲又174天),僅次於肯·羅斯威爾(37歲又2個月)。另外他也成為首位於三項大滿貫至少五次封王的球手(澳網5座、溫網7座、美網5座)。
北美硬地赛季,费德勒又拿下2座賽冠軍。先拿下生涯第5座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冠軍,隨後的邁阿密大師賽,对阵羅伯托·包蒂斯塔·阿古特、貝爾迪赫、尼克·基里奧斯,每場皆面臨至少一次的搶七戰,甚至面對對手賽末點,但仍再度殺入決賽,與宿敵納達爾再迎第37次"費納決",這同時也是彼此於2004年首次對戰的地點。最終費德勒生涯首度達成對戰四連勝,並收下睽違11年之久的冠軍,第三度達成「陽光雙冠」(Sunshine Double),同時也是職業生涯第91座冠軍、生涯第26座大師賽冠軍。
随后费德勒选择放弃整个红土赛季,备战温网。
費德勒於斯圖加特公開賽復出備戰溫網,不過首輪就遭到退休後再度復出的39歲德國老將兼好友托米·哈斯以6–2、6–7、4–6逆轉。在哈雷公開賽,費德勒在決賽中只花53分鐘就以6–1、6–3橫掃德國20歲新秀亞歷山大·兹維列夫,以一盤未失的狀態夺冠,成功在哈雷破紀錄第九度封王,成為公開賽時代以來繼納達爾之後,第二位在單一賽事超過8次以上奪得冠軍的選手。
緊接著在溫網,費德勒晉級過程未失一盤,于決賽三盘战胜克羅埃西亞的馬林·契利奇,奪得第八座溫網冠軍(生涯第19座大滿貫冠軍),突破自己原先與皮特·山普拉斯和威廉·倫肖並列最多溫布頓男單冠軍的紀錄,成為奪得溫布頓史上最多男單冠軍的選手。
草地賽季結束後再度進入硬地賽,加拿大大師賽,費德勒打進了決賽,受傷病困擾,以3–6、4–6敗給了茲維列夫。隨後費德勒選擇退出辛辛那堤大師賽以準備美網賽事。在美網,於半決賽以5–7、6–3、68–7、4–6負於下半年狀況爆發的胡安·馬丁·德爾波特羅。隨後,費德勒於上海大師賽決賽再度與納達爾交手,並以6–4、6–3盘獲勝,達成首度生涯费纳决五連勝,並於瑞士室內網賽決賽以6–7、6–4、6–3擊敗了德爾波特羅,第八度舉起冠軍杯,同時也是其生涯第95座冠軍獎杯,超越前輩伊凡·藍道獨居公開賽時代以來的第二人,僅次於吉米·康諾斯。
随后費德勒發表聲明,退出当年度的巴黎大師賽賽事,以專心準備倫敦年終賽。年終賽费德勒以小组第一晉級,於四強遭比利時名將大衛·高芬逆轉。
費德勒於2017年拿下7座冠軍,包括兩座大滿貫冠军、三座大師賽冠軍,是繼2007年巔峰期後的新高。
2018年:第20座大滿貫
编辑
主条目:2018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英语:2018 Roger Federer tennis season)
費德勒連續兩年以霍普曼盃作為開季賽事,夥拍後輩女子球手貝琳達·本西奇代表瑞士出戰,他們連續擊敗多個國家的組合後,於決賽擊敗德國奪冠。以衛冕冠軍的姿態進入澳網的2號種子費德勒,一盤未失挺進決賽,與西里奇爭奪冠军,最終以6–2、65–7、6–3、3–6、6–1险胜对手贏得个人生涯第二十座大滿貫。費德勒於鹿特丹站八強賽出戰羅賓·哈塞,最終以4–6、6–1、6–1獲得勝利,並且以36歲之龄成為網球史上最年長的球王,並且在決賽以6–2、6–2打敗季米特洛夫獲得生涯第三座鹿特丹公開賽冠軍。
到了紅土賽季,费德勒再度選擇輪休。
到了溫網,尋求衛冕的費德勒在八強賽對戰南非第8種子凱文·安德森,雖然在第3盤讓賽末點浮現,但沒有把握住,反而被逼入第5盤,以6–2、7–65、5–7、4–6、11–13遭到對手大逆轉。費德勒於辛辛那提大師賽决赛以4–6、4–6负于德约科维奇。隨後在美網第四轮以6–3、5–7、67–7、63–7不敌約翰·米爾蒙。瑞士暫以7–6、6–4擊敗馬利尤斯·科皮爾,奪得此項賽事第九冠。上海大師賽半决赛以4–6、4–6负于博爾納·丘里奇。
2019年:杜拜赛、迈阿密赛、哈雷草地賽、瑞士室內賽冠军
编辑
主条目:2019年羅傑·費德勒網球賽季(英语:2019 Roger Federer tennis season)
費德勒在迪拜站决赛以直落两盘6–4、6–4击败斯特法諾斯·齊齊帕斯夺得冠军,这也成为他职位生涯第100座ATP单打冠军。费德勒在迈阿密大师赛决赛中击败伊斯内尔,赢得生涯第28座大师赛冠军及生涯101座冠軍。在法網中,费德勒一路打进半决赛,但最终以3–6、4–6、2–6输给了老对手納達爾,无缘决赛。
在哈雷站,費德勒以7–6、6–1擊敗大卫·戈芬,奪得此項賽事第十冠及生涯102冠。隨後的溫網,成功在四強以7–63、1–6、6–3、6–4淘汰納達爾,成功复仇。但決賽在錯過兩個冠軍點的情況下,以7–6、1–6、7–6、4–6、13–123輸給諾瓦克·喬科維奇,这场比赛也是溫網史上最長的決賽,长达4小时57分。在瑞士室內賽,費德勒以6–2、6–2擊敗阿莱克斯·德·米瑙尔,奪得此項賽事第十冠及生涯103冠。
2020年:澳网半决赛、右膝伤
编辑
费德勒在澳網开启了他的赛季。他在前两轮击败斯蒂夫·约翰逊、菲利普·克拉伊诺维奇,第三轮战胜米尔曼,第四轮战胜马尔顿·弗索维茨,1/4决赛战胜坦尼斯·桑德格伦并挽救了7个赛点。半决赛中费德勒以61–7、4–6、3–6负于喬科維奇。在这届澳网初期费德勒腹股沟处就有受伤。这年2月费德勒做了一次关节镜手术和右膝手术,并退出了之后的迪拜、印第安泉、迈阿密和法网等多项比赛。因手术后恢复不佳,在6月费德勒宣布他要再做一次右膝手术,因此不得不宣布赛季报销,并表示会在2021年重返赛场。这是自费德勒赢得第一个职业生涯赛事冠军后,第二次在全年都没有任何冠军入账。
2021年–2022年:溫網八強,功成身退
编辑
在膝傷及手術後費德勒選擇於3月的卡達公開賽中復出,於八強落以6–3、1–6、5–7敗於尼科洛茲·巴西拉什威利。後續在法網第三輪賽後中選擇退賽來保存體力,迎戰溫網。可惜在八強對上休伯特·胡尔卡奇以3–6、64–7、0–6被淘汰,吞下個人溫布頓最慘烈敗仗。8月費德勒宣布將再次接受膝蓋手術,並將不會參與後續的賽程,並期望於下半季復出。
2022年9月15日,費德勒宣布退役,選擇拉沃盃作為他的最後一役,结束他24年的職業生涯。在9月23日的比賽中,費德勒搭檔拉斐爾·納達爾,對陣法兰西斯·蒂亚弗及傑克·索克,但以6–4、62–7、9–11不敵對手。[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