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in
  • 946
  • 2025-05-03 21:24:00

曾经有这样一个很有趣的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太过话痨而被天神禁止说话。在天神看来,这个孩子实在太能白话,从早到晚说个不停,简直比地狱中的恶魔还要恐怖。这个故事的结局如何小编已经忘记了,但小编敢确定这个故事的作者一定有丰富的育儿阅历。

毕竟,只有当过父母的人才知道三四岁的孩子到底有多能说,那简直就是话筒成精,从早到晚能说个不停。大人说上一会儿都感觉口干舌燥,但这群小家伙可不是,他们能给你从自己见到了什么开始说到八百年前去,好多父母自己不记得的东西,他们都记得清清楚楚,也不知道是怎么记住的。

但孩子话痨就意味着他们的语言健康吗?关于这个问题,不少家长纷纷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说“孩子说话说这么频繁,难道还说明不了健康的事实?”还有的家长说“话痨证不证明健康我不知道,我就觉得说太多可能容易出问题”,另外有的家长则认为“我不知道话痨是不是问题,但我感觉孩子好像说不清楚”。

问题就出在说话不清楚上面。在不少人的理解中,话痨就是孩子频繁说话的行为,小嘴叭叭的停不下来。这样理解倒也没有问题,不过你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话痨本质上是一种较高频率的语言重复行为,孩子看似说了很多,实际上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表达什么,他们只是为了说而说。

由于话痨的孩子每天重复的内容很多,所以家长也不愿意耐心去倾听,往往是提取当中几个关键词应付一下孩子,让他自己去一边玩。可当我们仔细倾听后就会发现,原来孩子翻来覆去说的东西都差不多,只是不太清楚的表达让父母误以为孩子很能说。其实是越说越差。

为什么话痨的孩子越说越差?

语言病理学家劳伦斯特解释说:过度重复特定语言的孩子既缺少语言刺激的作用,也不知道如何用正确发音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想法。他们看似繁多丰富的发音背后,其实隐藏着由错误、缺失和麻烦构成的语言问题。

很多父母到了孩子该上幼儿园、小学的时候表示很疑惑,孩子原先那么能说,怎么一接触到陌生的环境不止说不清楚话,而且连基本的语言逻辑都没有了。事实上,这就是语言障碍的典型表现。

展开全文

孩子看起来健健康康没有任何问题,但长期和错误表达、错误逻辑为伍,导致他们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与特定的人交流。一旦突破舒适区,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陌生的人后,自身的语言功能和语言能力就会显露真实的面貌。原来他们并没有掌握真正的表达、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许多父母这个时候恍然大悟,然后着急忙慌地寻找能够改变问题的方法。但孩子的问题已经形成,甚至有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恢复期,即便能接受专业矫正,这群宝贝的语音清晰度可能也达不到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

怎样让话痨的孩子也能好好说话?

首先说明,并不是所有话痨的孩子都有语言问题。在2-4岁的区间,由于语言发展速度快,字音积累程度高,很多孩子都会趋向于高频率的表达,但只有少部分孩子会出现语言问题,这些方法也只是适用于这部分孩子。假如自家孩子说得又多又好,您一边偷着乐就行,不需要特意阻拦干扰孩子的语言发展。

其次,这些方法只能作为语言障碍儿童的辅助使用,想要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带着孩子前往专业的机构接受矫正。

来看看这些方法:

1.父母引导孩子说话,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可以通过主动问答的方式引导孩子说话,培养其语言逻辑和思维能力;

2.看图说话联系实际,字词和图片实物的联系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也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3.发音联系动作,让重复性、技巧性、精细化的动作与孩子的发音联系起来,保证孩子的智力发育和语言表达;

4.宝宝三岁前要尽量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长期观看手机、平板等屏幕画面变化幅度较大的电子设备容易造成孩子认知能力下降;

5.父母以身作则,避免情绪起伏过大,对幼童来说,父母的情绪可以是语言的催化剂,也可能是语言的“消杀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